职业病律师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职业病律师网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2022年版)之一:职业健康法律知识 ...

2024-12-8 21:50| 发布者: 管律师| 查看: 153|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摘要: 【职业病防治,可防而难治,因而,防重于治。而预防的最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即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的获得,这就需要国家有序建立并推动,包括相关普法、科普,特别是加强职业病防治的通识教育。本站今天开始 ...

【职业病防治,可防而难治,因而,防重于治。而预防的最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即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的获得,这就需要国家有序建立并推动,包括相关普法、科普,特别是加强职业病防治的通识教育。本站今天开始连续转载的《中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2022年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组织编写,分为“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四大部分。其中,今天转载的第一部分“职业健康法律知识”,包含22项知识内容,为便于劳动者识记,本号另行加上了数字序号。需要指出的是,《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业健康法律知识并不仅限于这22项,比如,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一律由用人单位承担;再如,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是由《职业病防治法》第39条集中规定。】



中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和技能(2022年版)

      职业健康素养是指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基本知识,践行健康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防范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对于保护劳动者全面健康、乃至维护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至关重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均将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统计调查工作已被纳入《中国居民及重点人群健康素养监测统计调查制度》,该制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国家统计局20221月批准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组织开展全国层面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与干预工作,了解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因素,确定优先工作领域,评价职业健康政策、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为制定职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权威的职业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是开展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统计调查和实施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的工作基础,对于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至关重要。受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委托,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组织本领域专家编制了《中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2022年版)》(以下简称《职业健康素养60条》)。 

  《职业健康素养60条》以大卫生大健康为切入点,从新的视角拓展了既往以传统职业病防治知识为重点的传播模式,界定了职业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职业健康促进和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总体框架包括职业健康法律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以及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4个方面。后续将以《职业健康素养60条》为依据,进一步编制条目的释义说明,开发制作相关科普读物、视频等宣传素材,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专业机构、社会机构、大众媒体等在开展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相关工作中使用。

  一、职业健康法律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基本法律。

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预防职业病发生。

4、国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提高职业病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

5、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当为职工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和条件;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健康知识,提高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保持和促进自身健康。

6、女职工依法享有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职业健康保护。

7、用人单位应当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健身活动,保护职工健康;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指导工作,提倡用人单位为职工定期开展健康检查。

8、劳动合同应写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10、劳动者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女职工有权拒绝矿山井下、高强度体力劳动等禁忌作业。

11、职业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劳动者健康损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小黑屋|职业病法律

GMT+8, 2025-3-21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